《蒲松齡》後勁凌厲梁材遠堅信為民請命得民心
文匯報2010-07-08
《蒲松齡》後勁凌厲,周二晚收視平均33點,最高35點,面對世界盃賽事壓力,依然有此成績,監製梁材遠今回真箇還得神落。從來創作不能脫離現實,貪污腐敗朝朝皆有,既與民心相貼,自得民眾喜愛支持。
電視監製都怕處理歷史人物的製作,今回,梁材遠竟然「明知山有虎,偏向虎山行」,以幾十年班身,內心抱有之一團火,敢於向電視劇製作者之最高難度挑戰,也真的服了他。「寫歷史人物的確難度高,既要顧及史實,又怕故事引起後人異議。」但是,是什麼促使他有這個構思出現?「我在TVB工作多年,從前,有機會和劉仕裕等一班好拍檔製作了《聊齋》,內心已對蒲松齡這個人物有感覺。」
「歷史是一個因果,我一向覺得,《聊齋》寫的並不只是神鬼故事,蒲松齡是明末清初人,生於亂世,亂世會特別多狗官貪官,現實環境既不能直斥其非,蒲松齡便借狐鬼諷刺時弊。「它」不單寫出了人性之醜惡,更藉鬼神之出現,令受害百姓看到得救之希望,奸貪者被仙人收伏之大快。」
遊山東獲靈感
材叔喜愛美術文學,年前,他到山東遊覽,看到山東所出年畫畫工精細,山東景物又見特色。「蒲松齡是山東人,在此環境氛圍影響下,便惹起了我的創作慾。而搵男主角時,馬浚偉穿起清裝,那股文人的風範氣質,活脫脫一個蒲松齡在眼前,演這個角色實不作他人想。」
材叔認為劇本既是寫蒲松齡,首要便是尊重他:「我是想表揚蒲松齡,表揚他借筆為民申訴內心苦,敬他有副為人民服務的好心腸。他以微弱之軀,提筆桿重批貪官禍國,力有千鈞,清廉不阿,精神千秋不朽。」電視劇劇情雖略帶包裝,但是,要以劇歌頌這位清代大文人,是材叔一直把持的創作方向。TVB以此劇對撼「世界盃」,仍能得高收視,可見除貪惡妖之心,始終是民心所向,材叔今回找到創作路子了。 ■文:偉儀 |